[宋代]:李廌
老骥无能空在闲,苜蓿既饱思行山。
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
云烟蒙蒙心共远,草树阴阴日将晚。
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
凉风彷佛飞清霜,奉身九折思王阳。
嗟我胡为不自爱,逐物颠倒轻余光。
瓜篱活计知何日,相对无言搔短发。
芒鞋竹杖请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
老骥無能空在閑,苜蓿既飽思行山。
誰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裡随跻攀。
雲煙蒙蒙心共遠,草樹陰陰日将晚。
一聲幽鳥隔前溪,萬古回春來疊巘。
涼風彷佛飛清霜,奉身九折思王陽。
嗟我胡為不自愛,逐物颠倒輕餘光。
瓜籬活計知何日,相對無言搔短發。
芒鞋竹杖請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
上一首:李廌《边城四时曲送盛玮东玉之官平凉》
下一首:李廌《笔溪》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明代: 刘绩
夜雪没毡城,闻箛三两声。
漫山是猎火,照着汉家营。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着漢家營。
: 弘历
韶年和乐会周亲,丽藻同赓翰墨臣。宴借传柑先令节,俗沿桃菜协良辰。
矞云已报三阶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声多催腊尽,梅花香发竞时新。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赓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雲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别是湖邊。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明代: 皇甫汸
为访山居胜,门前一水分。宁知牵世网,未果谢人群。
满径翳秋草,虚窗閒白云。非关乘雪兴,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明代: 张羽
竹林路阴阴,寻幽不觉深。不比羊肠坂,空伤行客心。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