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
[宋代]:苏辙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舟行千裡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連春并汲各無語,齊唱竹枝如有嗟。
可憐楚人足悲訴,歲樂年豐爾何苦。
釣魚長江江水深,耕田種麥畏狼虎。
俚人風俗非中原,處子不嫁如等閑。
雙鬓垂頂發已白,負水采薪長苦艱。
上山采薪多荊棘,負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龜,水重還家足無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長無衣猶苦寒。
平生有似麋與鹿,一旦白發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處客,列肆喧嘩占平碛。
遠來忽去不記州,罷市歸船不相識。
去家千裡未能歸,忽聽長歌皆慘栖。
空船獨宿無與語,月滿長江歸路迷。
路迷鄉思渺何極,長怨歌聲苦凄急。
不知歌者樂與悲,遠客乍聞皆掩泣。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近现代:
伯昏子
莫恃昆仑峻,闲观高附兵。萧墙荆簇满,卧榻虎横行。
白骨撑星帜,烟荒隔汉营。固疆能不慎,奇计待陈平。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牆荊簇滿,卧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近现代:
陈三立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
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明代:
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鹂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台。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宋代:
刘才邵
不将帘幕挂檐唇,欲听飞霙点绣茵。门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语不嫌真。
炉烟尽日飘香雾,茗盌侵汤搅玉尘。莫怪更深寒力减,瑶墀今日布王春。
不将簾幕挂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清代:
屈大均
惊人惟间道,老我是孤城。深入应无敌,迟行自受兵。
师徒随雨散,壁垒与云平。饮尽将军血,苍茫哭一声。
驚人惟間道,老我是孤城。深入應無敵,遲行自受兵。
師徒随雨散,壁壘與雲平。飲盡将軍血,蒼茫哭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