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晁补之
日边传诏天街暮,草草西城车马聚。
官曹一见故情亲,宴语识君心志古。
成安长孺澶渊守,昔君羁游所为主。
我穷亦号成安客,文采初无君一缕。
胸中万顷复谁同,正有君家贤叔度。
官事留人何鞅掌,广文杨柳花飞户。
好书老未置鈆椠,学经晚始羞章句。
乘槎况自风格有,病颦那可形容慕。
成诗莫惮继日传,青骢御史呼归去。
日邊傳诏天街暮,草草西城車馬聚。
官曹一見故情親,宴語識君心志古。
成安長孺澶淵守,昔君羁遊所為主。
我窮亦号成安客,文采初無君一縷。
胸中萬頃複誰同,正有君家賢叔度。
官事留人何鞅掌,廣文楊柳花飛戶。
好書老未置鈆椠,學經晚始羞章句。
乘槎況自風格有,病颦那可形容慕。
成詩莫憚繼日傳,青骢禦史呼歸去。
上一首:晁补之《和雒酒十二弟见降羌赴阙》
下一首:晁补之《次韵张着作文潜休日不出二首》
唐代·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唐代: 许棠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隐者,閑寺講仙書。
明代: 刘基
天堑长江似海深,江头山鬼笑埋金。
东家酿酒西家醉,世上英雄各有心。
天塹長江似海深,江頭山鬼笑埋金。
東家釀酒西家醉,世上英雄各有心。
元代: 方回
元侯可文学,未壮冠貂蝉。
之子观光日,前修致政年。
元侯可文學,未壯冠貂蟬。
之子觀光日,前修緻政年。
宋代: 陈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點紅塵不許留。
青鳥豈傳金母信,彩鸾應返玉皇樓。
宋代: 林用中
遥瞻衡岳顶,云尽碧参差。
人从南方至,雪坠西崖垂。
遙瞻衡嶽頂,雲盡碧參差。
人從南方至,雪墜西崖垂。
清代: 六十七
东瀛寥阔月来迟,伫待清光漾水涯。台上乍开三寸镜,窗前初画一弯眉。
鸿惊曲木云深处,鱼避沈钩浪暖时。应是婵娟深自晦,岂教玉斧镇相窥。
東瀛寥闊月來遲,伫待清光漾水涯。台上乍開三寸鏡,窗前初畫一彎眉。
鴻驚曲木雲深處,魚避沈鈎浪暖時。應是婵娟深自晦,豈教玉斧鎮相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