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秋夜
[清代]:徐灿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團扇才收,涼風俄透,粉紅零剪。霞卷冰绡,一天寒碧,隻有愁相見。
慣愁雙黛,也須耐得,多少雨嗟雲倦。路茫茫、東籬在何處,羅襪棱棱尋遍。
回頭曾念,幾番塵夢,目斷還教腸斷。葉砌層階,霜欺馀菊,去雁應相怨。
玉漏頻傳,晶簾時曳,煙結香篝如霰。今宵對、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唐代·徐灿的简介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 徐灿的诗(97篇) 〕
清代:
王泰偕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
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
道出錢塘江,十裡無頑壤。鬥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宋代:
释胜
有喝端如探竿草,无师血脉通红线。
当阳不识李将军,徒学穿杨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将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明代:
郭之奇
龙门通世好,虎刹获新观。会晤缘非偶,登临足未艰。
层峰随野眺,曲涧恣幽盘。风入陵通气,日归寺隐峦。
龍門通世好,虎刹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随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隐巒。
: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唐代:
全祖望
此间良足乐,思蜀还瞿然。既恋善和书,亦念原氏阡。
以兹几踌踷,孤负卜居萹。我家旧吟社,近在孤山前。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蔔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