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容
词语解释
失容[ shī róng ]
⒈ 仪容缺少修饰。
英lack adornment (on looks);
⒉ 面容变色。
例他闻讯顿时失容。
英turn pale;
引证解释
⒈ 不暇修饰仪容。
引《诗·小雅·北山》“或王事鞅掌” 毛 传:“鞅掌,失容也。”
孔颖达 疏:“《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言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仪也。”
⒉ 指失去庄敬的仪容。
引《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进 抱笏前跪,移时不能道一字,忽仰面瞻圣容,厉声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仗卫掩口,几至失容。”
⒊ 改变神色。 《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引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郢 人立不失容。”
汉 班固 《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瞿然失容。”
宋 曾巩 《慰慈圣光献皇太后上仙表》:“承问震惊,失容号慟。”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昨夕抵此,风雨兼天,故就宿殿内。贤弟何故失容?阿母无恙耶?”
国语辞典
失容[ shī róng ]
⒈ 因故无暇修饰仪容。
引《诗经·小雅·北山》:「或王事鞅掌。」
汉·毛亨·传:「鞅掌,失容也。」
唐·孔颖达·正义:「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云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仪也。」
⒉ 神色因惊惶而改变。也作「失色」。
引《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 唯而已。」
《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
最近近义词查询:
茶馆的近义词(chá guǎn)
雇主的近义词(gù zhǔ)
何必的近义词(hé bì)
不安的近义词(bù ān)
落后的近义词(luò hòu)
亲切的近义词(qīn qiè)
气力的近义词(qì lì)
脱离的近义词(tuō lí)
国贼的近义词(guó zéi)
叙述的近义词(xù shù)
大概的近义词(dà gài)
夺目的近义词(duó mù)
今世的近义词(jīn shì)
不可的近义词(bù kě)
据守的近义词(jù shǒu)
终结的近义词(zhōng jié)
盘点的近义词(pán diǎn)
充数的近义词(chōng shù)
认真的近义词(rèn zhēn)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亲热的近义词(qīn rè)
孑遗的近义词(jié yí)
自出机杼的近义词(zì chū jī zhù)
眼前的近义词(yǎn qi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