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例开学典礼。
英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引《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引《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引《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引《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例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近仪式
⒉ 典法礼仪。
引《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最近近义词查询:
登陆的近义词(dēng lù)
深秋的近义词(shēn qiū)
竟然的近义词(jìng rán)
寥寂的近义词(liáo jì)
有意的近义词(yǒu yì)
激烈的近义词(jī liè)
必然的近义词(bì rán)
完成的近义词(wán chéng)
居住的近义词(jū zhù)
如果的近义词(rú guǒ)
破产的近义词(pò chǎn)
收拾的近义词(shōu shí)
不可的近义词(bù kě)
引发的近义词(yǐn fā)
大小的近义词(dà xiǎo)
亢奋的近义词(kàng fèn)
慢慢的近义词(màn màn)
隐居的近义词(yǐn jū)
慢吞吞的近义词(màn tūn tūn)
奬励的近义词(jiǎng lì)
成衣的近义词(chéng yī)
寻常的近义词(xún cháng)
阻挠的近义词(zǔ náo)
按摩的近义词(àn mó)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ǎn bā bā眼巴巴
- xiāng bǐ相比
- é dìng额定
- nào máo dùn闹矛盾
- rén lèi人类
- gōng néng功能
- jiē hé接合
- dú dǎ毒打
- huǐ yì虺易
- tiāo shuǐ bà挑水坝
- tǐ xù体恤
- shā yī jǐng bǎi杀一儆百
- cháng mìng dēng长命灯
- dòng zuò piàn动作片
- biǎo qíng表情
- xiǎo yí小遗
- yòu zhì幼稚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发百中
- dú jū独居
- nǎ ér哪儿
- zhěn cǎo枕草
- yě wú yí xián野无遗贤
- xī tǔ yuán sù稀土元素
- fù shí pǐn副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