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
词语解释
兵法[ bīng fǎ ]
⒈ 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
例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三国演义》
英military tactics; art of war;
⒉ 指《孙子兵法》故兵法忌之。(兵法,指《孙子兵法》。)——《资治通鉴》
引证解释
⒈ 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
引《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孙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这是我们的传统兵法--‘水淹六军’。”
⒉ 兵书。 建 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百餘,士尽死,无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人无返意也。’”
引《汉书·艺文志》:“汉 兴, 张良、韩信 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山农刺时》:“﹝ 王冕 ﹞少明经不偶,即焚书读古兵法。”
特指《孙子》。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军正 閎 、长史 安 曰:‘不然。 《兵法》:“小敌之坚,大敌擒也。”
国语辞典
兵法[ bīng fǎ ]
⒈ 练兵和作战的方法、策略,如同今日的军事学。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近兵书 战术
英语art of war, 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
德语Kriegskunst (S), Militärstrategie
法语l'Art de la guerre
最近近义词查询:
传达的近义词(chuán dá)
倘使的近义词(tǎng shǐ)
补足的近义词(bǔ zú)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全年的近义词(quán nián)
课本的近义词(kè běn)
决绝的近义词(jué jué)
紧迫的近义词(jǐn pò)
前往的近义词(qián wǎng)
半数的近义词(bàn shù)
理发的近义词(lǐ fà)
快速的近义词(kuài sù)
主顾的近义词(zhǔ gù)
小型的近义词(xiǎo xíng)
扑打的近义词(pū dǎ)
本色的近义词(běn sè)
冷光的近义词(lěng guāng)
本地的近义词(běn dì)
撮合山的近义词(cuō hé shān)
适时的近义词(shì shí)
记住的近义词(jì zhù)
今天的近义词(jīn tiān)
欣赏的近义词(xīn shǎng)
推断的近义词(tuī duàn)
场所的近义词(chǎng suǒ)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