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yìng

报应


拼音bào yìng
注音ㄅㄠˋ 一ㄥˋ

繁体報應
词性名词


报应

词语解释

报应[ bào yìng ]

⒈  佛: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

retribution;

⒉  回报。公正的惩罚行为或效果。

一意孤行理所应当引起恼怒的报应。

nemesis;

引证解释

⒈  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

《汉书·成帝纪》:“朕亲飭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
《魏书·世祖纪》:“岂朕精诚有感,何报应之速,云雨震洒,流泽霑渥。”

⒉  指祭祷的灵验。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李明微》:“李明微 法师, 福州 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

⒊  佛教语。原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
宋 苏轼 《袁宏论佛说》:“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復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也相信报应?’ 剑平 不由得笑了。”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今王舅 博(张博 )数遗王书,所言悖逆……而恬有 博 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

如:你这样专干坏事,难道不怕报应吗!4.往还,交往。

⒋  回报;回音。

宋 司马光 《抚纳西人诏意》:“曏边臣奏陈,云彼君臣失职,及移文詰问,曾无报应。”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而 宇文丈 坚谓 长沙 去山前迢递,报应不免迟缓,恐误事机。”

国语辞典

报应[ bào yìng ]

⒈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

《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
《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果报

分字解释


※ "报应"的意思解释、报应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交流分享

造句


1.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2.像你这样伤天害理,最后必定会遭到报应。

3.嗟夫,世事变化,如白云苍狗,不可捉摸,正是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啊!

4.一百零二、让我跪下我也大概毫不犹豫吧。因为想见到那人,快要想疯了啊。我没有好好保护他,没有用心珍惜他,让他担惊受怕,害他颠沛流离。我的报应来了,看不到他让我这几日几近疯狂。河唐先生

5.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英格索尔

6.他平日倒行逆施,作恶多端,一定会遭到报应。

7.那由看客和角儿合谋的浓缩的一生,在戏里有板有眼地渐入佳境。将相布衣,爱恨情仇,因果报应,一出戏罢,入戏的人要沉湎许久,才悠悠醒转,如轮回重生。收尽泪眼的看客,也许从此对身边人身边事多了份珍惜和知足。陆苏

8.他这样骄横跋扈,小心那天自作自受,报应落在自己头上!

9.两个人不期而遇,弃妇、甘愿给人当续弦,还有个拖油瓶的孩子,都被他看成是上天对她昔日决绝的报应。

10.两个人不期而遇,弃妇、甘愿给人当续弦,还有个拖油瓶的孩子,都被他看成是上天对她昔日决绝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