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责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引咎自责”。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例子《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
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ㄗㄜˊ ㄍㄨㄥ
繁体引咎責躳
感情引咎责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引咎责躬的成语解释 、引咎责躬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