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例子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音ㄊ一ㄠˊ ㄏㄜˊ ㄉ一ㄥˇ ㄋㄞˋ
繁体調咊鼎鼐
感情调和鼎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多指宰相职责。
谜语宰相职责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足履实地(意思解释)
- 指手画脚(意思解释)
- 难割难分(意思解释)
※ 调和鼎鼐的成语解释 、调和鼎鼐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