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