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罪致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国语 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朝廷只须遣一旅之师,声罪致讨,不旬日之间,定当传首京师,何足多虑。”
基础信息
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
繁体聲辠致討
感情声罪致讨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英语condemn(denounce; announce somebody'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声罪致讨的成语解释 、声罪致讨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