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缨伏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
例子南朝·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常欲结缨伏剑,少射万一。”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yīng fú jiàn
注音ㄐ一ㄝˊ 一ㄥ ㄈㄨˊ ㄐ一ㄢˋ
繁体結纓伏劍
感情结缨伏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反复无常(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的成语解释 、结缨伏剑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