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成性的成语故事


习以成性

拼音xí yǐ chéng xìng

基本解释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

出处《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暂未找到成语习以成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习以成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不折不扣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花言巧语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饱食暖衣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