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落井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 kēng luò jǐng
基本解释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出处《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暂未找到成语避坑落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避坑落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天旋地转 |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 
| 迩安远至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 纸老虎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 
| 举世混浊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 举重若轻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 孜孜以求 |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 
| 龙腾虎跃 |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 爱才如渴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 
| 一文不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