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闳意妙指 |
见“闳意眇指”。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一路风尘 |
形容旅途辛苦。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