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笏披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作官。
出处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基础信息
拼音bǐng hù pī páo
注音ㄅ一ㄥˇ ㄏㄨˋ ㄆ一 ㄆㄠˊ
感情秉笏披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秉笏披袍的成语解释 、秉笏披袍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