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之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例子《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xū zhī kū
注音ㄅㄠ ㄒㄨ ㄓ ㄎㄨ
感情包胥之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外援。
近义词秦庭之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斩钉截铁(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喜笑颜开(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星霜屡移(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包胥之哭的成语解释 、包胥之哭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